2025.11.03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海口市生态环境局与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近日在北港岛联合发起渔船打捞垃圾积分兑换活动。活动现场,22名渔民积极参与,将出海过程中打捞的塑料瓶、垃圾袋等海洋垃圾换取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该行动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覆盖海口6个示范渔港,吸引千余名渔民持续参与。渔民们表示,打捞垃圾不仅改善了海洋生态,也有助于渔业资源恢复,实现生态与生计的双赢。
这次活动的成功,让我们再次看到社会力量参与海洋保护的巨大潜力。作为同样致力于此的组织,“海洋伙伴”项目经过2年多的实践,探索出一条“收集-回收-再生-激励”的可持续治理路径,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海洋伙伴”项目的关键在于构建了可持续的行动闭环。我们创新引入“碳积分”机制,鼓励渔民与公众主动投递废旧渔网、塑料瓶等海洋垃圾。与兑换生活物资形成互补,我们的积分可以兑换由这些废弃物循环再生而成的背包、文具等商品。这一设计不仅让环保行动获得即时回馈,更让参与者亲眼见证“垃圾变资源”的全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参与的获得感与持续性。

超越单一的渔民群体,“海洋伙伴”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共治的生态平台。我们成功动员了律师、企业家、青少年、退休人员等社会各界力量,定期开展“海上清洁”、“净滩行动”等活动。同时,我们通过新媒体矩阵和进校园、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广泛传播海洋环保知识,营造了老幼皆宜、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模式创新与广泛动员,“海洋伙伴”不仅有效改善了局部海域环境,更推动了全民参与海洋保护新格局的形成。2年多时间里,我们吸引了近千艘渔船的加入,开展了百余场活动,累计参与人数数千名,累计回收海洋废弃塑料近2千吨,兑换再生文创产品数万件,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把“随手捡拾”变成身边的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