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entral Mall ×
数字供应商系统 ×

国家“双碳”工作开局良好 坚锋®零碳技术开启绿色发展新赛道

2022.10.12

两年前,中国向全世界作出重大宣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9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双碳”目标提出两年来,各项任务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各方面进展好于预期。

下一步如何确保“双碳”目标如期实现?坚锋®勇担使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国家“双碳”目标保持步调一致,科学合理设定“双碳”战略路径,持续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开启绿色发展新赛道。

 

-ONE-

科技赋能

坚锋®以消费后回收再生塑料为基础,通过先进技术及具有创新性、可持续的再生技术为解决方案,经过相应的加工工艺制成高值化原材料,从而促使废旧塑料的有效利用,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截止2022年7月,坚锋®拥有专利40项,其中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占比50%,注册商标100+,形成完整知识产权矩阵。坚锋®的高质量创新发展理念获得了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支持,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殊荣,并将于2022年计划申请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23申请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24申请宁波市企业研究院。

坚锋®在技术创新方面大胆突破,通过现有的技术,做到了所有的产品从摇篮到大门的整个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管理和计算,率先实现组织与产品的碳足迹与双“碳中和”;我们通过定制化产品,来帮助客户实现他的材料更低的减碳,以及达到更高的PCR含量的要求,并且配合部分客户实现了他们的产品从摇篮到大门的碳综合。

如废弃回收后的PC(浦丽茨™PCR PC®)产品,可以再加工利用之后用来继续做行李箱,继续回到消费流通领域;rABS(埃必思®IBISS®)材料可以用来做小家电;电动牙刷的外壳,可以从原来被废弃的状态再重新加工利用,并且能够实现100%材料的绿色环保、碳中和、以及极致美学和性能的要求;我们将更多的产品应用到不同场景,在不断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投建各类新研发实、检测与分析测试等实验室,努力打造成为集研发创新、测试与分析于一体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创新平台。

 

-TWO-

降低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制造

作为绿色工厂的一员,坚锋®绿色制造体系已基本建立,绿色化转型不断推进,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可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和降低环境污染。公司坚持持续投入资金与人力资源,淘汰原有高能耗设备,对原有设备技术改造升级,同时引入数字化新装备与新工艺,实现了节能增效的改造,规划未来两年可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效率300%以上。我们实现了全厂区水循环利用率100%的目标,污水零排放;开展了包装袋减重行动,平均每个包装可减少原料使用消耗19.7%,与上下游客户紧密联系,推出循环包装计划;在所有建筑顶层安置了太阳能发电系统,旨在转变能源使用类型,降低碳排放。随着持续不断的努力,目前的碳效率相较于2020年已提高20%,相同产量下每吨产品同改造前可减少43kg二氧化碳排放。以“从摇篮到大门”的生命周期计算,原生聚碳酸酯的平均每千克产品的碳排放为8.18 kgCO2e /kg,一般工艺的再生聚碳酸酯碳排放为1.1 kgCO2e/kg,而坚锋®的聚碳酸酯碳排放仅为0.71 kgCO2e/kg。坚锋®的PCR产品可替代原生塑料使用,相当于2021年坚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万吨。

我们的Topcircle®系列产品最高已实现减少碳排放92.3%,并提供全球领先的真正“零”碳产品FreeCBO2®材料创新解决方案(从摇篮到大门),包括

rPC(浦丽茨™PCR PC®)、rABS(埃必思®IBISS®)、rPET (汰酯特™TC-Rester® & OceanPET® )、rPA6/66(奈龙®Nairong®)等。

 

-THREE-

数字赋能绿色制造是加速器

坚锋®已经推出区块链品牌锋赤链™TCBchain™,充分利用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零碳制造体系。

⚫数字化转型可以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数据,建设数字“双碳”监测系统,实现自动监测和智能分析。我们拥有数字化的供应链系统,可以实现整个全过程的追踪和管理。通过云ERP以及EMS的制造管理系统,所有在外部的供应链以及内部的供应链的流转,全程都是数字化,清晰明了,因此可追溯,也可以核算;

⚫将数据要素投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能源、原材料等投入,降低能耗以及碳排放,提升生产效率;

⚫实现数字技术和绿色能源技术相互融合,创新出更多数字化的绿色能源低碳技术,如数字化的新能源装备、储能装备等。

 

下一步,坚锋®将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开展碳排放管理、碳信用、碳技术、碳金融及碳规则五大碳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助力国家“双碳”事业积极向好,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